南 开 大 学 哲 学 院
院 庆 高 端 系 列 讲 座
第七讲
2022年11月3日,BOB综合中国体育官方网站成功举办“院庆高端系列讲座”第七讲。本次讲座邀请到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教授、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哲学系1994届杰出校友吴疆教授,讲座主题为“黄檗希运《传心法要》中的‘学道人’思想”。讲座由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BOB综合体育副院长卢兴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宗教学教研室赵文副教授评议。
一
吴疆教授进而介绍了黄檗希运禅师的思想背景以及其所著的《传心法要》中对学道人的认识。黄檗希运(?--850)是马祖洪州禅伝统的僧人,出生于福建,在福清受戒,师从百丈怀海,可能于845年灭佛期间还俗。根据临济的记录,黄檗的思想很纯粹,完全体现了反知性主义的禅的精神。黄檗的思想整体上继承自马祖,他认为佛教讲的“本源”即是“无名”“自然”的道,只有通过心的理解才能通达。《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中则阐述了“无心道人”与“学道人”之间不即不离的关系,有关学道人的用语密集出现,达到了14处。概括来讲,黄檗希运认为学道人具有“著相取境”、“迷自本心”、“唯认见闻觉知”“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等特征。
吴疆教授认为与黄檗希运同一时期的裴休是学道人群体的典型代表人物。作为宗密法师的主要护法,裴休见证政治中心长安禅宗的兴起,在湖南、江西等地任官时又对马祖弟子提供了支持,推动增院建设与禅教弘扬。裴休在842年宗密去世一年后与黄檗希运开始接触、交流。《旧唐书》与《祖堂集》都对裴休与佛教人士的亲密关系进行了记载。在裴休所著的《劝发菩提心论》中,他以“学”为中心提倡实修精神,试图汇通融合各派思想,打破“局”的限制,达到“通”的境界。裴休注重教义的实践层面,倡导菩提心的理念和修行,贯通了注释、经文与禅定之间的关系。
二
三
文案:李德钊
排版:李岚
责编:石一
审核:柳美贤
编辑:李玥
校对:李玥
来源:BOB综合体育研究生会学术部
BOB综合体育融媒体中心 宣